市民刘先生:我最近生病住院,出院结算时发现我算的报销比例只有60%,跟政策规定的报销比例达80%不一样。这是咋回事?医保的实际报销比例是怎么算出来的?
市医保局回复:我们的医疗总费用实际上可以分成两大部分:可报费用(医保政策范围内费用)和不可报费用(医保政策范围外费用)。可报费用为使用医保三大目录内的医疗服务项目、药品、耗材产生的费用;不可报费用则为使用医保三大目录外的医疗服务项目、药品、耗材产生的费用。我们通常所指的政策规定的报销比例,是只在可报费用中发生的。
在可报费用中,通常又包括不可报部分和可报部分。不可报部分通常包括起付线和医保三大目录内的个人自付部分等。
举个例子,假设李大爷作为退休职工可以享受90%的报销比例,那么,他最终需要支付的费用=不可报费用+可报费用中的不可报部分+可报费用中的可报部分×(100%-90%)。因此,许多参保人所理解的最终需要支付的费用=总费用×(100%-90%)是不准确的。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除起付线、封顶线、医保目录外,还有一个因素同样影响医疗保障费用报销多少——是否使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国家组织开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药品一旦中选,价格将大幅下降,有效地减轻了参保人的负担,而非中选药品价格远远高于中选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中选品种和非中选品种有规定的支付标准。对于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在医保目录范围内的以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价格作为医保支付标准。
因此,各位参保人就医时,一定要与医生加强沟通,尽量使用医保目录内药品、诊疗项目、医用耗材及集采中选药品,既能保证疗效,自费还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