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独家推荐 > 民生 > 正文

焦作市2019年度工作改革市直部门工作改革创新奖入围项目公示

2020-02-18 10:04:01 来源: 点击:

摘要:根据《中共焦作市委办公室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焦作市2019年度改革创新奖评选办法〉的通知》(焦办〔2020〕1号)精神,现将我市2019年度工作改革创新奖初审入围项目

  根据《中共焦作市委办公室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焦作市2019年度改革创新奖评选办法〉的通知》(焦办〔2020〕1号)精神,现将我市2019年度工作改革创新奖初审入围项目向社会公示,如有异议,请于2月24日前通过来电、来信、来访等形式向本办反映。

  
  监督电话:3569076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市政大厦408室
  
  中共焦作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2020年2月18日
  
  一、市直部门工作改革创新奖入围项目(40个)
  
  1.市委办公室“‘五大发展理念的焦作实践——市委办与你分享’宣讲活动”
  
  市委办公室创新开展“五大发展理念的焦作实践——市委办与你分享”活动,按照“选择一个主题,讲好一个故事”的要求,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围绕五大发展理念在我市的具体实践,聚焦打好“三大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四城联创”等中心工作,深入基层调研形成67篇宣讲稿。组织开展宣讲,市委办公室人人参与、个个宣讲,择优评选出16人组成的宣讲团。经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络2组、市委15个巡回指导组成员试听指导后,宣讲团先后赴山阳区定和街道丰收社区、市冶金技校、汉河电缆有限公司、孟州市源沟村等基层一线,开展了11场宣讲,受众2500余人次,展示了发展成就,鼓舞了人心士气,激发了干事热情。宣讲结束后,将优秀宣讲稿在《焦作日报》集中刊登,进一步扩大宣讲效果。在全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会和总结会上,该活动受到市委书记王小平点名表扬。通过开展宣讲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政治素质,使党员干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央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的理解更深了、领会更透了,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强了。进一步提高了综合能力,锻炼了党员干部队伍,凝聚了工作合力。高质量形成了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全域“四好农村路”等一批有影响、有效果的调研成果,高标准完成了中央领导同志莅焦考察调研、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等一批重大活动和会议,大力度推进了“四城联创”、医养体系建设等一批重点工作的落实。
  
  2.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优化营商环境评议”
  
  为推动市委、市政府《焦作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有效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对方案中涉及的29个政务服务部门和4个公共服务部门优化营商环境情况进行评议。评议工作从2019年6月份启动到12月份结束,历时半年时间,通过组织全体市人大代表评议、委托第三方评议、网络评议三种方式,对排名前10的单位给予了通报表扬;对政务服务类后5名和公共服务类最后1名的单位进行跟踪监督,并对其整改情况进行了满意度测评。通过评议,相关部门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广大代表依法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切实解决了一些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如,市教育局在全市小学推行课后服务工作,解决“接孩难”问题;市交通运输局拆除了全市17处干线公路限高限宽设施,解决“行路难”问题;市市场监管局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等。
  
  3.市政府办公室“创新建立‘五个一’机制康养产业率先‘开篇破题’”
  
  2019年4月,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十大重点发展产业的实施意见》,康养产业被确立为十大重点产业之一。为加快推进康养产业发展,市政府办公室创新建立焦作市康养产业发展“五个一”推进工作机制,即每月确定一个专题,有重点、有计划地推进工作;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每季度组织一次重点工作观摩,通过培育典型、重点突破,示范带动康养产业上档升级;每季度开展一次督查,重点围绕部署安排的康养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开展专项督查;每半年对成员单位及县(市)区开展一次考评,重点考评履职尽责情况,采取通报表扬、约谈整改形式完善奖惩激励制度。通过“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工作机制的推进,我市康养产业快速发展,已经具备了由“开篇破题”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基础和条件。2019年,我市被民政部确定为全省唯一国家级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试点城市。
  
  4.市政协办公室“首创‘政协邀您来商量’协商平台”
  
  针对高频民生提案的办理和落实,市政协创新打造“政协邀您来商量”协商平台,通过政协主席牵头督办、主管市长到会督导、委员会场发言和现场提问、相关职能部门当场解答、新闻媒体线上直播、市民代表积极参与等措施,使提案办理协商载体走出机关、走进群众,改变了以往单一的“会议室协商模式”,通过现场协商和集中协商,积极回应委员和市民关切,实现选题在一线、协商在一线、发挥作用在一线,更好地反映民意、真诚商量、增进共识,最大限度发挥“商量”在提案办理工作中的价值和作用。民主协商平台的做法得到省政协领导的肯定和赞扬,兰州市政协、洛阳市政协等30多个兄弟地市政协来观摩学习。
  
  5.市纪委监委“纪检监察检举举报平台试点建设”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党中央专门将平台建设列入中央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重要改革举措分工方案。2018年12月24日、2019年1月15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省纪委监委分别组织召开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试点工作动员部署会议。我市是全省唯一一家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全员参与试点的单位,是试点工作的主战场。王小平书记、徐衣显市长多次现场指导试点工作。通过规范接访场所、统一系统建设、提升接访能力、建立健全机制等措施,全流程、全方位检验了来访接待系统(地方版)的适用性和操作性,为系统的全面推广应用提供了方法和路径。2019年,全市接待群众信访举报同比增加27.8%,中央纪委、省纪委转送件同比下降63.5%,群众反映问题渠道更加顺畅,服务全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加有力,为焦作市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9月29日,省纪委监委在我市组织召开全省纪检监察系统检举举报平台建设观摩培训,推广我市的经验和做法。
  
  6.市委组织部“农村(社区)党建综合体”
  
  党建综合体是指在群众生活比较集中的区域,以村党群服务中心(“两委”办公场所)为核心,聚集养老托幼、便民服务、文体娱乐、医疗卫生、治安管理、劳动就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区域的统称,是“聚功能、聚服务、聚发展、聚民心”的有效载体,是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融汇发挥的有效平台。去年以来,市委组织部先后出台系列文件,指导建成450个农村(社区)党建综合体,210余个便民服务事项在党建综合体实现了管理权限的下放,28个事项可在农村(社区)直接办理。通过党建综合体的建设,形成了党建统领下的“百步便民服务圈”,把党员群众牢牢吸附在基层党组织的周围,不仅解决了党建阵地“优不优”的问题,更解决了服务功能“全不全”、党员群众“跟不跟”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初步探索出一条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的新路子。时任省委副书记喻红秋专门作出“焦作党建综合体很有特色”的批示,省委组织部部长孔昌生称赞党建综合体为农村党建“CBD”。《中组部组工信息》《光明日报》《半月谈》《学习时报》《河南日报》《河南信息》等20余次推介该项工作做法。湖北黄石、河北邢台等省内外20余地组织部门先后到我市学习交流,陕西省麟游县、山西省泽州县分期分批组织400多名村两委干部,到我市开展3天的学习交流。
  
  7.市委宣传部“持续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我市走深走心走实”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项长期的、首要的政治任务来抓紧抓好抓实,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我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起草并以市委办文件印发了《焦作市各级党委(党组)“第一议题”制度》,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各级党组织召开相关会议的第一个议题;在全市持续开展党的创新理论“三级五进”活动,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我市把宣讲场地搬进基层社区、让宣讲专家与社区群众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做法;积极探索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项目化管理机制,将抽象化、原则化的要求细化为10个具体项目,按照时间节点一项一项推进、一个一个完成,《“十个一”措施:焦作市积极探索意识形态项目化管理机制》入选《守正创新在基层——河南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案例选编》。
  
  8.市委统战部、市委宣传部、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创新开展‘四个一’活动打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品牌”
  
  2019年,我市共投入资金188.6万元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四个一”(即写一部报告文学,编一部电影脚本,拍一部影视作品,制作一组微电影)宣传活动,全力打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品牌。以“邘新社亲”为背景创作的5万余字的长篇报告文学先后在《中国报告文学》《大地文学》《奔流》等刊物刊载;拍摄的六集微电影分别在央视、爱奇艺、优酷、腾讯、百度等视频网站上线播出;根据“邘新社亲”故事创作的电影脚本已经完成,目前正在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电影频道等单位洽谈电影投资拍摄合作事宜。在“邘新社亲”示范影响下,全市42个民族村街与周边140多个村街结成民族团结进步友好联谊村,全年未发生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纠纷。2019年9月,两村村民委员会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9.市委政法委“以‘项目化’运作建设高水平平安焦作”
  
  2015年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委政法委以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为根本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紧盯薄弱环节,每年年初对年度平安建设重点工作进行细化量化,实行项目化管理和运作,一个项目一套班子,落实月排名、季点评、半年通报、年底考核工作机制,适时组织召开现场观摩会,压茬推进工作落实,平安焦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市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平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近3年,我市公众安全感指数分别为91.89%、94.06%、94.29%,进入全省前3位,政法机关执法工作满意度上升到全省第4位,2016年至2018年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优秀省辖市”。
  
  10.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政府办公室、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焦作市企业纾困360平台”
  
  2019年7月,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政府办公室、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在全省首家设立“企业纾困360”平台,着力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提高行政综合服务效能。“企业纾困360”平台分为信息系统和运行指挥中心两个部分,信息系统实现问题办理的全流程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运行指挥中心是日常工作的管理机构,由12家市直单位采取轮值方式负责事项的受理、转办、协调等工作。企业可通过窗口、热线电话、网络三种途径反映问题,平台受理后研判分类,按责转办,承办单位限时办结。平台累计受理事项1551件,办结1455件,在办96件,已办结事项回访满意率96%。平台的成立提振了投资者的信心,助推了焦作经济高质量发展。
  
  11.市应急管理局“焦作市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创新举措,目的是通过辨识风险、管控风险、排查治理隐患,有效遏制事故发生。我市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工作要求和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全面构建安全生产风险辨识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工作部署,以科技兴安为手段,以科技管安为目标,着力推进“人防”到“技防”的转变,努力构筑安全生产“防火墙”,积极探索安全监管新模式,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
  
  12.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统计局“焦作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考评办法”
  
  市发改委、市统计局认真研究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框架体系,于2019年3月20日在18个省辖市中率先出台针对县(市)区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办法。考评办法围绕突出导向性、坚持科学性、体现客观性、注重操作性,设置“三区”建设暨重点项目观摩评价、“四城联创”工作评价等一系列体现焦作特色的考核指标,对县(市)区进行分类指导、差异化考核,力求科学衡量和客观反映各县(市)区高质量发展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成效。通过高质量发展考评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方向,压实了工作责任,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在18个省辖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标考核评价中,我市位居全省第2位。
  
  13.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以医养中心建设破解脱贫兜底难题”
  
  2019年,市卫健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化“两定制兜底线”健康扶贫模式,牵头大力推动医养中心建设,积极探索医疗康复养老新途径。在全市规划建设的45家医养中心已如期完成,共入住1434人,累计投入建设改造资金2亿余元,运营资金803万元,从根本上解决了失能失智重病重残人员医养问题,实现了医养一个人、幸福一家人、解放一群人、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的脱贫攻坚最终目标。同时,为推动医养深度融合,市卫健委还建立健全医养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与88家养老机构、180家居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867家农村幸福院建立医疗签约服务。《半月谈》《人民代表报》《河南日报》等众多主流媒体报道了我市做法,医养体系建设走在了全省前列。
  
  14.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打造‘智慧人才’流动体系建成全国首批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标准化试点市”
  
  我市被人社部、国家标准委确定为国家级首批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标准化试点市(全国3个,河南唯一)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人社部门探索制定人才流动服务规范标准(共四大体系,251项标准)并抓好应用,使我市公共就业人才流动服务脱胎换骨,实现质的飞跃,打造了规范、高效、便捷的“智慧人才”流动服务体系。
  
  15.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税务局、市房产管理中心“不动产交易登记‘刷脸办’”
  
  2019年12月,我市在全省首家实现个人存量房买卖、离婚析产等16项不动产业务“刷脸办”。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协调10家单位联动支持,通过数据共享打通省税务、省民政、市“统一受理”、市不动产登记、市房产网签备案、市公安身份户籍6个系统的数据壁垒,汇聚五大类33项数据,实现纸质材料“能减尽减”。利用人脸识别设备2秒内完成申请人身份核验,依托市“统一受理”系统将数据推送至各业务单位并联审批,原本排4次至7次队经3小时至4小时办理的事项,现在只排1次队现场进行申请、缴费、交税、电子合同签订等事项,15分钟即可完成业务办理,真正解决了不动产登记耗时长、办理难的问题,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16.市财政局“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八步工作法”
  
  “政策收集、深挖结合、前期谋划、部门协调、联审联批、对接推动、绩效评估、表彰激励”八步工作法,是市财政局在上级政策资金持续收紧的形势下,强化责任担当,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探索上级政策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研究的突破性争取上级资金工作方法。实施后争取项目资金巨额增长,有效助推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收支矛盾突出的严峻形势下,通过实施争取项目资金八步工作法,有效提升了财政保障能力。在正常的转移支付资金之外,全年共争取上级项目资金76.72亿元。其中,新增项目资金20.5亿元,新增债券资金32.3亿元。2019年12月9日,省财政厅提前下达我市2020年第一批次专项债额度23.92亿元,仅这一批就比2019年全年增加专项债6.33亿元,项目数量和增幅位居全省前列。有力支持了乡村振兴、老旧小区改造、清洁能源、脱贫攻坚、大气污染防治等涉及群众福祉和经济发展的民生工程,使民生幸福工程惠泽百姓,城市颜值不断提升。
  
  17.焦作日报社“创新全媒体融合传播方式”
  
  焦作日报社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升传播能力,推进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新型媒体深度融合,构建了报、网、微、端“四位一体”的全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格局。通过融合创新,推进党报党媒立体交叉覆盖,亮点频呈,特色渐显,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业内专家和读者的好评,走出了一条媒体转型、媒介融合、快速发展的成功之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国记者》《新闻战线》等媒体集中报道焦作日报社创新发展的实践经验,成就了备受报业同行关注的“焦作日报现象”。全国各地有50多家报社先后到焦作日报社考察学习媒体融合的做法和经验,提升了焦作在全国的影响力,在报业融合发展中创造了“焦作标签”。
  
  18.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焦作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放管服”工作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本次工程建设项目改革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过程覆盖,覆盖房屋建筑、城市基础设施、交通、水利、电网审批全过程。2019年3月28日以来,我市全面实施启动,截至2019年年底,我市全流程由254个工作日压减到最长95个工作日,最短45个工作日,审批事项由70项压减至56项,审批部门由30个主管和公用服务单位分头报批整合为4个阶段2个牵头部门,申请材料由220余份精减为161份,在河南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前3次综合考评中,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综合考评成绩均名列全省前茅。
  
  19.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农业农村局“文化旅游产业扶贫的探索”
  
  市文广旅局、市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认真落实省、市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以太行山、黄河滩区等贫困地区为重点,以增强贫困人口内生发展动力为根本,以发展乡村旅游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全市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环境,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产业,努力把乡村旅游打造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产业,不断强化文化旅游业对脱贫攻坚的助推作用,促进全市贫困村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可持续发展。
  
  20.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市贫困兜底线保障”
  
  全市贫困兜底线保障项目是一套内容创新、政策整合、效应叠加的惠民项目,在全省属首例,于2019年4月初启动实施,2019年12月底结束。一是精准识别认定了2708户5643名贫困兜底线保障对象,2019年12月底,经过半年动态调整,变为2237户4824人。二是投入资金2.8亿元,建成45所医养中心,入住建档立卡贫困人员473人,实现了符合条件、自愿入住建档立卡人员“全覆盖”。三是围绕兜底线户开发公益性岗位258个。四是创新产业分红方式,通过二次分红,促进兜底线户人均增收1000余元。五是将4934名贫困兜底线保障对象纳入低保、特困兜底保障范围,占比达87%。六是60%兜底线保障对象通过土地流转、托管等方式,实现人均增收800元。七是积极探索,按照人均212元标准为兜底线户购买扶贫救助,兜底线户人均收入低于4828元时将按人补足差额,助力高质量脱贫。
  
  21.市生态环境局“《焦作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立法”
  
  《焦作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于2019年7月26日经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共分五章四十二条。《条例》的颁布实施,为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奠定了坚实法治基础。实现了大气污染治理思路和工作方式的转变,由行政治理向依法治理转变,由突击治理向长效治理转变,由粗放治理向精准治理转变,由管控治理向差异化服务治理转变。
  
  22.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焦作市‘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体系建设”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在线政务服务的若干规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的通知》文件精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紧紧围绕“放管服”和优化营商环境改革要求,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以为企业和群众“办好一件事”为标准,充分利用人脸识别、数据共享、大数据等技术,在全省首家完成不动产电子证照库建设,构建了网页版、微信版、自助终端版不动产登记互联网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多种选择,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互联网+不动产服务体系。通过精简办事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提升服务质量,变“群众跑路”为“信息跑路”,全面推动我市不动产登记向高质量发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23.市南水北调城区办“创新理念,高品质打造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绿化带”
  
  绿化带项目位于南水北调总干渠两侧,西起丰收路,东至中原路,长10公里,两侧各宽100米,总占地194.4万平方米,总投资52.8亿元。2017年3月至7月完成征迁任务,共征迁4008户1.8万人,铸就了“忠诚担当、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南水北调“焦作精神”。2017年7月15日,时任国调办主任鄂竟平批示:焦作市讲大局、敢担当,不畏艰辛,破解了多年难以解决的遗留问题,难能可贵。项目采取PPP模式实施建设,设计定位为“以绿为基,以水为魂,以文为脉,以南水北调精神为主题的带状开放式生态公园”,重点建设“一馆”“一园”“一廊”“一楼”。“一馆”,即南水北调纪念馆,“一园”,即南水北调主题文化园,“一廊”,即水袖艺术长廊,“一楼”,即南水北调第一楼。
  
  24.市园林绿化中心“实施‘6111’园林绿化系统工程打造焦作园林绿化模式新亮点”
  
  市园林绿化中心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为抓手,通过实施“6111”园林绿化系统工程,城区公园绿地体系基本形成、城市绿道网络逐步健全、城市宜居功能日趋完善,促进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升级和结构优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致力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创建全国生态园林城市。2019年完成总投资7200万元龙源湖海绵公园改造、12条道路景观提升等百城提质工程、建设8949米的健康步道,创建省级园林单位15家、园林小区3个、达标道路6条、达标公园2个。指导孟州市、博爱县、温县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县城)。城市绿地品质、城市绿色生态效益得到有效提升。
  
  25.市总工会“劳模助力脱贫攻坚行动”
  
  市总工会把助力脱贫攻坚作为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使命,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举措,广泛组织动员各行各业劳模先进人物开展劳模助力脱贫攻坚“6+1”行动(技术扶贫、产业扶贫、项目扶贫、就业扶贫、结对扶贫、智力扶贫),以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目标,着力打造一批劳模助力脱贫攻坚示范点,擦亮劳模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品牌,为推动我市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作出工会组织的积极贡献。截至目前,全市共有719名劳模先进个人、64家五一劳动奖先进单位,参与开展“6+1”专项行动项目182个,建成51个劳模助力脱贫攻坚示范基地,全市各级工会系统及五一劳动奖先进单位累计投入扶贫资金4224万元,惠及3524户贫困户11229名贫困人口。
  
  26.市技师学院“深化‘双元’育人助推企业发展”
  
  焦作市技师学院作为市技术技能人才“双元”育人试点单位,认真贯彻市委书记王小平关于“职业院校要突出抓好‘双元’培育改革,努力为焦作的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的讲话要求,深入推进“双元”育人、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与中原内配、风神轮胎等企业签订了“双元”育人合作协议,与龙蟒佰利联集团合作组建“焦作技师学院龙蟒佰利联分院”,成立了龙蟒佰利联自动化仪表装配与维修班等23个订单班;安排1145名学生到30家企业顶岗实习,安置毕业生就业1206人,就业推荐率100%;师生参加技能大赛成果丰硕,有717人荣获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技能大赛奖;争取市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资金2730万元,为我市高质量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27.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打造绿色制造体系创建资源综合利用基地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循环高质量发展”
  
  2019年,市工信局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工业绿色化改造和资源综合利用,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带动、优化服务、环保倒逼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全市工业清洁生产水平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绿色低碳循环高质量发展的工业体系正在加速形成。全市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约17%,是近五年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同比下降约6%。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成果全省第一,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7家、绿色园区1个、绿色产品2种、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在全省率先实现“四绿”建设全覆盖;获批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实现近10年工业领域综合基地创建的重大突破;中原内配、蒙牛乳业等一批重点企业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28.市水利局“完善河湖治理体系全面推行河长制”
  
  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根据中央、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部署,我市以工作机制创新为引领,通过创新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率先建立河长对口协助制度、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工作机制,探索建立民间河长制度等,健全完善了河长制工作体制机制,有效推进了河长制工作的全面落实,解决了一大批河湖存在的问题,河湖环境明显改善,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景象正逐步成为现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29.市民政局“焦作蕾娜范老年公寓,引领养老服务规范化、标准化”
  
  德国蕾娜范养老集团是国际知名专业连锁养老机构,秉承“顾客为本,持续创新”执业理念,坚持“个性化护理、私人定制”的护理原则,为顾客提供精确到位的护理服务。引入国际知名养老品牌与公办养老机构合作是推动我市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创新举措,市老年公寓与德国蕾娜范养老集团合作有利于学习引入德国百年专业护理经验,创新服务,为我市老年人提供优质和个性化的照护服务,面向失能、失智、高龄老人提供医疗护理、康复护理、生活护理和精神陪伴一体化的持续服务,将全面提升我市养老服务水平。
  
  30.市委编办“深化乡镇和街道机构改革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2019年5月份以来,我市围绕“减县补乡、放权赋权、综合执法、便民服务”等重点任务,全力推进乡镇和街道机构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改革,优化了乡镇和街道机构设置,理顺了乡镇和街道运行机制,增强了基层内生动力和执行力;通过改革,推动编制资源向乡镇和街道倾斜,真正破解了基层编制力量不足难题;通过改革,扩大了基层管理权限,破解了基层权责脱节、权责不匹配、权小责大等顽疾;通过改革,整合了基层执法力量,组建了统一的基层综合执法平台,初步实现了基层“一支队伍管执法”;通过改革,进一步建立完善乡村便民服务平台,破解了企业群众“多跑路、办事难”顽疾。
  
  31.市交通运输局“焦作市重点营运车辆安装智能视频监控项目”
  
  安全是红线、是底线,是最重要的民生。市交通运输局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在全省首家免费为企业安装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设备,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客车、危险品车辆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设备安装,在全国首创了“政府引导、行业指导、企业主导、科技控导、考核督导”的工作模式。安装应用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设备,综合人防和技防的方式,对疲劳驾驶、接打电话等不安全驾驶行为监测,对碰撞、车道偏离等自动报警,实现了对运输安全“流动隐患”的“动态监管”。全市770台农村客车、450台长途旅游客车、656台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全部安装应用智能视频安全监控系统,为每年5000余万人次的安全出行和650万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安全运输保驾护航。
  
  32.市公安局“以‘工匠精神’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市公安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聚力推动5批30余项户政便民惠民举措的落实,将笃行、创新和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体现在每一项惠民举措上,渗透到每一次攻坚行动中,蕴含在每一件优质服务里,确保户籍制度改革一张蓝图、多点开花、蹄疾步稳、有序推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2019年9月,市公安局《用“工匠精神”打造高效精细为民户政》入选全省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先进经验,被《河南日报》《河南法制报》等多家主流媒体集中刊发,全省交流。
  
  33.市人民检察院“构建监察机关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机制”
  
  2019年以来,市检察机关逐步形成了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两级院党组织纵向上下联动、横向齐抓共管、党建工作与各项检察工作深度融合的大党建工作格局。检察机关坚持“五三四”工作法(“五”就是坚持五个原则,即以政治建设统领、以人民为中心、服务大局、务实创新、全员参与;“三”就是发挥三个作用,即两级院党组的规划作用、基层党组织的谋划作用、党员干警的先锋模范作用;“四”就是构建四个机制,即检察机关党建和业务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机制),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多项工作在全省检察机关重点工作讲评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经验材料《增强紧迫感、找准关键点、提升组织力推动焦作市检察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发展》被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顾雪飞批示肯定。
  
  34.市中级人民法院“‘两分三化一惩戒’执行工作长效机制”
  
  市中级法院对全市法院在“基本解决执行难”战役中形成的好经验和做法进行提炼总结,探索建立执行权配置科学、执行节点全面监管、执行队伍高效运转的“两分三化一惩戒”执行工作长效机制,并在全市法院推广。一是实行繁简分流和分段执行的“两分”执行办案基本模式;二是实行执行智慧化、节点账册化和监管即时化的“三化”执行管理有效措施;三是将纳入失信名单、限高、罚款、拘留等惩戒措施贯穿执行工作全过程。该工作机制运行一年多以来,有效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促进全市法院执行工作保持高水平运行,被推荐为全国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和做法。
  
  35.市教育局“创新资助管理模式助力教育脱贫攻坚”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教育局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推动资助工作由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实现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贡献。共免除学费住宿费6.11万人次、金额5091.42万元;共资助11.24万人次、金额7237.82万元;发放生源地贷款金额1.48亿元,惠及贫困大学生2.2万人。市委工作信息专期刊发《市教育局创新学生资助模式助力教育脱贫攻坚》,《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及省、市媒体网站介绍和宣传了资助管理工作经验。中职国奖案例和“大国小匠”案例在全国进行推介,我市资助育人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成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单位。
  
  36.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的探索与实践”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率先打赢“四城联创”第一仗,再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一是探索新模式。成立全省首家退役军人企业家商会,在全省率先开展服务青年退役军人示范活动,在全省率先将重点优抚对象纳入商业保险救助范围。二是推出新典型。申亮亮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和“最美奋斗者”称号,李世江被评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2019年最美退役军人”。三是展示新作为。以“焦作舰”命名的一艘052D新型驱逐舰成功下水。树立“后方无忧、前方无畏”工作新理念,我市解决“三后”问题的做法先后被《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等专题报道。四是聚焦新目标。聚焦改革强军目标,坚持平时服务练兵,战时保障打赢。积极助推“信息化军营”升级,建成了集国防动员网、公安指挥网、数字城管网和移动通信网“四网合一”的军地联合智慧指挥中心,实现随时调度、实时指挥。
  
  37.共青团焦作市委“思源行动”
  
  “思源行动”品牌工作通过乡情亲情组织化、现代化、品牌化,立足“思想引领、引才聚焦、乡村振兴、固本强基”四大项目化工作版块,集中发力动员全团,凝聚焦作青年力量。举办各类宣讲交流活动30余场次,覆盖青少年10余万人次;大力挖掘、培育、选树各类青年典型;建立了以重点高校和在外优秀青年为纽带的引才工作平台;动员青年返乡创业,服务三农,助力脱贫攻坚;初步形成“思源团建”模式,全省首创基层团干部“思源工作法”。多次获市委、团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表扬,学习强国、人民网、光明网、《河南日报》《河南新闻联播》等媒体先后进行报道。
  
  38.市妇女联合会“用好金融政策平台助推‘巧媳妇’工程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巾帼力量”
  
  市妇联搭建金融支持妇女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先后与多家金融机构对接,促使金融机构在信贷规模、利率定价、贷款期限、业务创新等方面对比竞争,推出更多让广大创业女性受惠受益的金融产品,破解困扰“巧媳妇”基地发展和妇女创业的资金难题与瓶颈。截至目前,多家金融机构已累计为我市“巧媳妇”基地和创业女性发放贷款282笔10945万元,累计授信283笔8307万元,为我市“巧媳妇”扩容增面提档升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019年,全省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人民日报民生网以《凝聚巾帼力量书写壮丽篇章》为题宣传报道了我市推动“巧媳妇”工程的经验和做法。
  
  39.市广播电视台“焦作广电融合媒体业务平台”
  
  焦作广播电视台联合河南省广播电视台大象融媒体集团、北京英夫美迪公司和三大电信运营商,累计投资近400万元,按照“一个中心,多个平台”和移动优先战略推进,建设了融合媒体业务平台,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一是同大象融媒体集团合作,按照“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分发”的融合发展思路,投资320万元,建立了“融媒体新闻中心”,实现了媒体融合“中央厨房”功能。二是同英夫美迪公司合作,作为全国首批广播可视化建设项目,实现了广播直播间主持人、嘉宾、现场和听众之间的实时视频参与和互动,充分展示广播的魅力。三是同三大电信运营商合作,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启了广电融合传播,推进IPTV业务,增加收看电视渠道,实现了4个电视频道在互联网电视平台直播和回看。四是构建了融合媒体的集合平台手机客户端(APP)。通过建设焦作广电融合媒体业务平台,进一步增强焦作广电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引导力,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40.市财政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专项资金收入专项资金支出’保证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建设”
  
  根据我市目前十大建设项目总体投资建设情况和财力、债务现状,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强化责任担当,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建立“专项资金收入专项资金支出”筹资模式(即按照项目投资金额配置相关区域内土地资源,项目投资征迁和配套土地收储征迁同步进行,规定时间内工程建设、土地收储和土地出让全部结束,投资回收完成),保证了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建设资金顺利筹集,为项目实施提供坚实保障。2019年通过政府购买土地征迁服务,签订项目土地征迁服务合同11亿元,已到位项目征迁资金3.6亿元,平衡投资土地已取得土地出让合同收入5亿元。白马门河、普济河、瓮涧河正在进行河道开挖,李河(影视路—南水北调截洪沟)已完成环评、防评及施工图审查合同签订。“专项资金收入专项资金支出”筹资模式有力支持了黑臭水体治理项目的顺利实施,使水污染防治的民生幸福工程惠泽百姓,城市颜值不断提升,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提升。

声明:焦作房产网转载的以上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已有条评论
请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新闻排行
服务条款 法律声明 意见反馈 免责声明 人才招聘 广告发布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客服电话:0391-8768882 客服QQ:1287642365
copyright ©2010 焦作房产网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17369号-5
焦作房产网(隶属焦作焦点房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